新華社西安2月27日電 題:全國人大代表徐立平:為航天強國建設助力
新華社記者許祖華、鄒競一
“青年技工在技能提升方面還有什么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有哪些新的建議?”……近日,在以徐立平名字命名的工作室里,徐立平和班組的同事進行交流,為參加今年的全國兩會做準備。
徐立平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航天發(fā)動機固體燃料藥面整形組組長。從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上,參加了多項航天重大工程任務,被譽為“雕刻火藥的大國工匠”。
2月15日,徐立平(右一)在工作室與班組同事交流。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攝
2018年,徐立平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把工匠精神融入履職過程中。為了提出好建議,工作之余,他經常深入工廠、社區(qū)調研,與職工群眾座談。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通過查閱國家相關政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5年來,他重點圍繞航天強國建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等問題,提出了有關航天固體動力事業(yè)發(fā)展、加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多項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和采納。
在工作實踐和調研中,徐立平發(fā)現,在航空、航天等一些特定行業(yè),有不少從業(yè)人數少、卻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的特殊、小眾工種。傳統(tǒng)的“師帶徒”方式無法滿足這些特殊工種技術工人技能提升的需要。為此,他在2021年的全國兩會上提出了“關于加快‘特殊、小眾’工種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呼吁建立培訓基地,為技能人員提供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培訓,提升培養(yǎng)水平。
他還建議適時舉辦較高規(guī)格的“特殊、小眾”工種技能大賽,以賽促訓、以賽促練,提升技能人才的綜合操作能力和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
在多方努力下,2021年,陜西省有關部門首次在航天四院舉辦了特殊工種省級技能競賽, 吸引了4個工種的近200名選手參賽,有效激發(fā)了特殊工種工人苦練技能的積極性。
為了在更廣泛的層面做好技能培訓,2022年全國兩會上,徐立平又提出了加快建設線上技能培訓優(yōu)質公共資源的建議。國家相關部委回復,將盡快落實這一建議,加強“特殊、小眾”工種職業(yè)培訓和課程資源開發(fā),以促進技能人員理論、技能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整體提升。
2月15日,徐立平在工作室記錄班組同事的建議。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攝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民生領域也為徐立平所關注,這些年他相繼提出了加大居家養(yǎng)老環(huán)境改善、加快居家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業(yè)發(fā)展等建議。2022年全國兩會上,他提出的關于加大公共健康設施投入的建議,收到國家相關部委的答復,認為建議針對性強,對加強養(yǎng)老服務設施建設、完善養(yǎng)老服務體系具有很好參考意義。
“每當我提的建議收到回復,取得積極進展的時候,我都特別有成就感?!毙炝⑵秸f。
“我要繼續(xù)加強學習,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為航天事業(yè)發(fā)展、技能人才培養(yǎng)履職盡責,為航天強國建設助力?!毙炝⑵綄τ浾哒f。
2月15日,徐立平在工作室介紹工作刀具。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攝
【記者手記】
走進徐立平技能大師工作室,一排排榮譽證書、專利刀具在航天藍墻面的映襯下,格外亮眼。
工作室墻上有這樣兩行字:刀鋒,刀刀保精細,絲絲系平安;匠心,抬望航天夢,俯刻匠人心?!吧頌楹教烊?,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是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完美,把每一件產品都當作工藝品一樣‘精雕細刻’,以‘零缺陷’‘萬無一失’的工作標準把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做細、做實、做好。”徐立平說。
一路走來,徐立平由一名普通的技能工人成長為大國工匠。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他做到深入調研,以一以貫之的“匠心”雕琢每一份建議,切實擔當起全國人大代表的深沉責任。
“基層代表就要為基層發(fā)聲,要接地氣。”徐立平說。
他的最大心愿,是為航天事業(yè)培養(yǎng)更多的大國工匠?!爸灰獓液褪聵I(yè)需要,我會一直做下去”,徐立平目光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