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多轮大范围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骤降,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更是暴雪、冻雨连番来袭。与此同时,春节假期又至,数以亿计的群众返乡过节,居民用气量激增,“春节+寒”潮的双重考验让燃气企业保供压力剧增。
燃气的稳定供应及安全运行关系千家万户,在这关键时刻,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燃气”)旗下各单位积极响应,超过5万名员工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全力投入到防寒保供的战斗中,从场站运行员到调度员,从客服人员到抢修人员,他们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这个寒冷的春节增添一抹温暖底色。
政企携手:寒潮来袭保供忙 保供协议稳大局
在河北省沧州市,寒风夹杂着飞雪,让城市格外“冻人”。尽管道路结冰、出行困难,但河间市、献县等地区的中国燃气“气代煤”公司安检员们仍踏雪逆行,将保暖保供应急措施与常规工作相结合,实时掌握气源供需动态,全力保障春节供气的平稳运行。同时,各公司还加大入户安检力度,确保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维修,对调压站实行24小时监控,实时采集流量压力数据,确保供暖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但是,近年来由于国际天然气价格高位震荡,叠加国内天然气价格联动进度进展不一,购气成本疏导不畅的因素,造成东北、华北、华中、华南部分地区城燃和气代煤企业气价不同程度倒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燃气企业安全保供能力。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国家部委多次发文要求各地政府要想法设法提升和恢复域内燃气企业安全保供能力。
据介绍,相关地方政府积极帮助域内燃气企业对接上游重点气源企业,争取更多成本较低的管制气资源,降低企业保供负担,连续出台居民用气价格补贴政策,对城燃企业购销倒挂进行补贴,并与燃气企业签订的《气代煤保供协议》,明确政企双方的保供责任,增强企业保供能力和保供信心。同时,还通过建立和落实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适时合理调整居民用气价格,尽量减轻燃气企业的经营压力。
极寒战场:冻僵的手指与滚烫的初心 零下20℃暴雪抢修通气
作为受本轮寒潮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呼和浩特的气温一度跌至零下20℃,寒风刺骨。然而,呼和浩特新城区毓秀国际公寓的点火送气工作却在此刻同步启动。在呼和浩特-20℃的寒夜里,呼和浩特中燃公司的应急抢修部维抢一大队副队长杨振国带领团队完成了一场“冰与火”的较量。尽管双手早已冻得僵硬,但他们依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完成了打压、放散、安检、点火等一系列流程,结霜的面罩模糊了视线,冻僵的手指却精准完成0.01毫米精度的阀门校准。“点火成功!”经过连续两天的奋战,当第217户人家的蓝色火苗跃起时,他们才发现保温饭盒里的饺子早已结冰。
本轮寒潮,北方地区受积雪和冷空气影响,回暖乏力,春节期间气温持续处于偏低状态,特别是东北地区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局地更是超过30厘米,不仅严重影响群众出行,而且还增加了保供工作的难度。“行动就是最好的融雪剂”,为积极应对本轮大规模雨雪降温天气,中国燃气东北区域各公司以“雪”为令、精心组织、迅速响应,全面开展降温降雪防范应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除夕当天,辽宁丹东2025年的首场大雪如约而至,强寒潮天气极易造成输气站调压装置等关键设备发生冰堵现象,对燃气公司来说无疑是场严峻考验。大雪过后,丹东中燃公司迅速组织场站全体员工清扫积雪。“针对本轮寒潮,我们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安排维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重点对调压设备、阀门仪表等进行细致地巡检维护,为燃气设备设施安全运行保驾护航”,丹东中燃总经理韩永春说道。
保供矩阵:从调度中枢到田间地头 5万一线员工在岗守护万家烟火
在广西南宁市,记者看到,南宁中燃公司的三塘站,场站运行员每两小时巡检一次,确保燃气输配设备设施正常运行。这座综合性场站兼具液化天然气(LNG)气化与管输气调压功能,源源不断的天然气通过地下管网流向千家万户的灶台。
南宁中燃公司调度中心的调度员莫凯和陆曦,正紧盯电脑屏幕上的实时数据,严密监控燃气管网运行情况。“春节期间,确保燃气安全平稳供应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莫凯表示。为应对春节用气高峰,南宁中燃提前完成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并制定了周密的值班值守、气源组织及抢修抢险方案,确保南宁广大用户安全稳定用气。电子客服员夏金香则通过后台系统为用户提供咨询、报修等服务,入职三年来,她每年春节都在岗位上度过,“我们希望通过专业、热情的服务,为用户解决燃眉之急”,夏金香说道。
在河南信阳,130余名巡查人员每日沿1600余公里的燃气管网巡检,21名专业维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为确保气源供应,信阳富地燃气公司的危运司机们凌晨5点便出发,将气源输送至23个站点,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此外,记者从该公司获知,信阳8个营业厅春节期间均正常营业,网格维修人员三班轮转,24小时待命处理用户问题,同时还针对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用户专门推出“暖心服务”,提供全天候上门充值服务。
二十载坚守:初心如磐防寒潮 蓝焰长明映担当
在黑龙江哈尔滨,年近五旬的场站运行员老张已连续19个春节未与家人团圆。他说:“每年冬天都像一场‘守关战’,气供稳了,心里才踏实。”像老张这样的员工,中燃有千千万万。而项目公司的管理者们,亦以身作则,与一线员工并肩作战。西北区域总经理郝伟连续多年除夕夜驻守调度中心,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场寒潮的应对方案。“保供不是口号,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他说。
从最初的手绘管网图到如今的智慧能源监控系统,从人工抄表到“指尖充值”服务,中燃的保供体系在创新中迭代,但“气聚人和,造福社会”的信念始终未变。
在寒潮的考验下,中国燃气二十年如一日稳定保供,所有的项目公司的管理层、关键运维人员在节日期间依然坚守岗位,为数千万户家庭,2亿人提供和安全、稳定的供气服务。中国燃气的“蓝焰守护者”们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民生保供企业的责任与担当,绘就了寒冬中最美的“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