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 以优服务激发市场活力——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反垄断执法取得积极成效-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1/23 15:31:16
来源:新华网

以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 以优服务激发市场活力——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反垄断执法取得积极成效

字体:

新华网北京1月23日电 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作出战略部署。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坚持“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工作总思路,紧紧围绕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力整治重点行业领域垄断问题,坚决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更优市场环境。

向暖:破除垄断提升民生温度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医药、建材、燃气、供水、机动车检测……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何以解民忧?市场监管部门践行“监管为民”理念,纵深推进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查处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1件,有力破除民生关切的垄断问题,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写下以监管护民生的优秀“答卷”。

办好惠民实事——药品被垄断、药价被抬高,无疑加重了用药群众经济负担,让已经饱受病痛之苦的老百姓雪上加霜,也让国家医保资金蒙受巨大损失。近年来,医药一直是垄断行为高发的“重灾区”。市场监管部门始终保持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高压态势,对侵害患者利益的垄断问题“露头就打”,从严从重查处医药领域市场垄断案件,推动相关药品降价61.8%,让更多群众“用得上药、用得起药、用得好药”。为了纠治医药领域的垄断顽疾,增强以案促改促治实效,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关于药品领域的反垄断指南》,行业竞争治理和企业合规建设有了长效机制。

破解民生难题——水电气热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休戚相关。近年来,相关企业利用垄断地位限定工程施工单位和材料、强制搭售非必需的产品、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严重损害了下游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市场监管部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关注水电气热等领域竞争状况,坚决查处燃气、供水等公用事业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推动相关企业降费用、提质量,有效降低群众生活成本,减轻经营主体负担,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保障民生点滴——近年来一些地区机动车检测、建材、驾校等市场供过于求,容易发生联合涨价的垄断行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湖南湘西13家机动车检测机构、天津10家机动车检测机构、贵州六盘水23家机动车检测机构等实施的垄断协议案件,推动检测费用大幅下降。新疆依法查处5家岩棉企业垄断协议案,罚款合计520余万元,有力保护建筑用岩棉产品生产销售市场的公平竞争。重庆依法查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道路运输协会组织9家驾校从事垄断协议案,推动培训价格恢复合理水平,让群众享受到更多质优价廉的服务。

一件件民生领域垄断案件的查办,是市场监管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携反垄断之利剑、办民生之实事的生动实践,传递出暖暖的民生温度。

向新:公正监管守护公平竞争

向“新”而行,需要市场公平竞争保驾护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强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2024年,“双十一”迈入第16个年头,电商平台成交总额强劲增长,购买用户规模再创新高;各地生产企业备足货源,电商、物流企业开足马力,共享消费热潮……平台与各类主体共同成长,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这一切离不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4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督导阿里巴巴集团完成三年整改。三年来,阿里巴巴集团围绕商家的客服服务、商品管理、营销推广、数据分析和物流配送推动产品功能迭代,让商家经营管理更高效、更便捷,平台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从核查和评估情况看,阿里巴巴全面停止“二选一”垄断行为,网络零售市场环境得到改善,平台间竞争活力明显提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数据法治研究院院长时建中看来,对阿里巴巴集团的反垄断执法及督导整改,不仅有效维护相关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保护平台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释放国家规范、引导和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创新发展的积极信号,优化了平台经济领域公平竞争与繁荣创新良性互动的发展环境。

落实市场监管总局整改要求,2024年11月下旬,美团宣布投入10亿元助力金,向平台内商家让利,首批资金预计覆盖1.5万家门店,支持餐饮优质商家创新发展。知网提升整改质效,全面停止新签独家合作协议,推进历史独家协议的变更转签,逐步降低销售价格,取消拆分销售、搭售、限制用户在线人数等不合理条件。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基本生产要素,维护数据要素畅通流动,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监管部门查处金融数据领域反垄断第一案,对宁波森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韩伟认为,数据的适度开放与流通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该案的查处有效打破了相关市场的数据封锁,促进金融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恢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为市场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标准必要专利,是指技术标准中包含的必不可少和不可替代的专利。近年来,标准必要专利越来越成为国际产业竞争合作的焦点。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印发全球首部《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引》。“该指引充分体现发展和规范并重的基本理念,兼顾标准必要专利权人和实施方利益平衡,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的制度体系,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标准必要专利领域反垄断制度规则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也体现了我国在这样重要和敏感的领域力图实现保护知识产权与反垄断之间的平衡。”上海交通大学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先林说。

在全局上擘画,在细微处着墨。从案件依法查办、案后释法警示,到完善相关领域指引,是市场监管部门以维护公平竞争激活每个创新因子写下的生动注脚,常态化的反垄断监管执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之源。

向好:优化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

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社会各方明法于心、守法于行,离不开加强竞争倡导。

从一域观全局,于要紧处发力。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许多垄断案件中,行业协会成为经营者从事垄断行为的“牵头人”和“推动者”。为引导行业协会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出台《关于行业协会的反垄断指南》,督促行业协会加强垄断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为其规范履职设置“红绿灯”。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举办首届行业协会反垄断合规能力提升培训班,联合中央社会工作部、民政部多措并举做好指南宣贯实施工作。

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提升经营主体反垄断合规意识和能力,市场监管总局创新工作方式,主动打造反垄断合规讲堂品牌活动,加强与民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民航局等部门协同联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连接政府与经营主体的独特优势,面向燃气、保险、医药、民航、机动车检测、畜牧业等重点领域举办9期讲堂,主动“送法上门”,推动关口前移,约3万人线上、线下参加,大力营造崇尚公平竞争的社会氛围。参会人员表示,反垄断合规讲堂“务实管用”“收获很大”,纷纷点赞。

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进一步完善预防性监管举措,加强重点行业市场竞争状况评估,综合运用约谈提醒、行政指导、规则指引、行政处罚等梯次性监管措施,不断提升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效能。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奔驰等5家品牌汽车供应商、Avanci专利池进行提醒敦促,及时防范化解垄断风险,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执法能力提升年系列活动,举办反垄断执法人才培训班和首届“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反垄断执法办案业务竞赛”,突出“实战练兵”“以案代训”,出动执法人员1400余人次参与重大案件查办,提升全系统执法办案水平,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反垄断执法队伍逐渐壮大。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5年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市场监管部门将统筹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聚焦民生保障、平台经济、自然垄断等重点领域,强化反垄断执法,加强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反垄断法治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以实干形成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纠错】 【责任编辑:王忻】